國科會「未來科技獎」得獎名單出爐,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系武東星教授、材料系宋振銘教授及土壤環境科學系林耀東教授三個研究團隊創新技術榮獲肯定,展現興大在智慧健康監測、半導體先進封裝及淨零智慧醫療領域的跨域實力。
武東星教授團隊開發「應用於智慧健康與環境監測之新型摻錫氧化鎵薄膜高效能一氧化氮氣體感測器」,利用創新的化學浴沉積法(CBD)合成紡錘狀摻Sn氧化鎵奈米棒,製成能在2秒內完成反應、4秒恢復的高靈敏氣體感測器。該技術可偵測低至30 ppb的一氧化氮濃度,接近大氣背景值,突破國際上既有感測器的極限。
一氧化氮在臨床醫療中可作為氣喘監測的重要指標,其呼氣濃度常落在25至80 ppb之間;在環境應用方面,則能應用於汽車廢氣監測與工業排放控制。武教授指出,這項技術不僅成本低廉、製程簡易,更有望應用於智慧醫療設備與環境感測模組,為健康監測與環境永續帶來新契機。
材料系宋振銘教授團隊則以「3D封裝接合技術與智慧測控平台」獲獎,解決先進封裝中高強度Cu-Cu直接接合的關鍵挑戰。團隊結合光照表面改質、微型電化學即時感測元件及AI預測模型,打造出一套能即時解析表面氧化資訊並預測接點強度的智慧平台。
該技術突破傳統依賴經驗的製程方式,具備可攜帶、常壓操作、非破壞性檢測與即時回饋等特性,能顯著提升封裝良率與製程穩定性,展現高度產業化潛力。宋教授表示,這將是半導體製程的重要創新,助力臺灣在先進封裝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土環系林耀東終身特聘教授率領跨領域團隊,研發「環境友善低碳多功能智慧醫療敷料整合人工智慧創新技術應用」,以農漁廢棄物為原料,透過低碳製程製成具備99.999%抗菌率、93%抗氧化率的綠色智慧敷料。該敷料能在24小時內促進傷口癒合,遠優於國際領導品牌平均3至5天的療效。